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资讯中心
环境展示
资质荣誉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我站观点。本站将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2019-06
钢化炉机械系统设计时特别强调系统的观点,也就是必须考虑整个系统的运行,而不是只关心各组成部分的工作状态和性能,应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搞清钢化玻璃行业对玻璃钢化炉机械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如市场对钢化炉机械设备的要求(功能、价格、销售量、尺寸、重量、工期、外观等),约束条件(资金、材料、设备、技术、信息、使用环境、基础和地基、法律与政策等)等。 它们对内部设计有直接影响,不仅影响玻璃钢化炉系统的方案,也影响经济性、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指标,甚至可导致设计失效。因此,内部设计必须考虑外部环境的影响和要求。同时,也不能忽略内部系统对外部环境的作用和影响,包括该系统运行后或该产品投入市场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操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的影响等。 玻璃钢化炉内部设计与外部设计相结合是系统设计的特点。它可以使设计尽量作到周密、合理,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浪费,能以尽可能少的投资获取尽可能大的效益。其技术经济效果,往往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而越趋明显。 传统的玻璃钢化炉设计方法只注重内部系统的设计,以改善零、部件的特性为重点,至于各零、部件之间、外部环境与内部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考虑较少。虽然对零、部件的设计考虑得很仔细、很周到,但所设计出的系统仍不够理想。零、部件的设计固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全部用好的零件未必能组成好的系统,其技术和经济未必能实现良好的统一。 文章内容来源于申诚玻璃钢化炉:http://www.syykh.cn
2019-08
玻璃钢化炉如何进行分类呢?今天,江苏三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来跟大家说一声。 首先,按照设备的加热方式特性来分的话,玻璃钢化炉设备可分为强制对流加热钢化设备和辐射式加热钢化设备。 其次,玻璃钢化炉按照加热方式来分的话便可分为电加热玻璃钢化炉和燃气加热型玻璃钢化炉。 另外,按照设备的结构与功能特性来分,则可将玻璃钢化炉分为平钢化设备、弯钢化玻璃设备、连续钢化设备、双向式钢化设备、组合式钢化设备、不等弧弯钢化设备以及吊挂炉等。 玻璃钢化炉操作安全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能在生产过程中,切换玻璃钢化炉的工作模式,否则会导致工作逻辑错误,使玻璃状态丢失,玻璃持续在炉子里不出炉。 其次,在多工位时,不能使用长度差较大的玻璃来工作,如此会导致玻璃位置在玻璃钢化炉里出现错乱,导致出炉位置波动过大。 再次,钢化炉检修时,要将设备转入系统待机模式,这样设备部分动作还可以手动控制,但是系统不会自动运行生产流程。 另外,在钢化炉系统检修期间,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有必要的位置作业可以按下急停按钮及切断电源工作。 文章内容来源于申诚玻璃钢化炉厂家:http://www.syykh.cn/
2019-10
玻璃钢化炉的加热功率简单说来,就是指的是钢化炉加热的能力。钢化炉上、下部加热的方法也不同,上部靠辐射,下部靠传导和辐射进行加热。 当玻璃进炉后,由于受热,玻璃的下表面开始卷曲,随着玻璃钢化炉的温度逐渐辐射到玻璃上表面,玻璃逐渐展平。 如果短时间内,玻璃卷曲厉害,出炉后的玻璃下表面会出现一条白色的痕迹或者光畸变。因此,玻璃钢化炉的温度一定要控制好。 玻璃钢化炉厂家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会把下部温度设定的比上部低,同时降低下部功率,使陶瓷棍的表面温度降低,减少玻璃的卷曲度。 文章内容来源于玻璃钢化炉厂家:http://www.syykh.cn
2019-05
玻璃钢化炉在生产使用的时候,由于使用不慎就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下面,江苏三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就来跟大家简单的说一说吧! 如果玻璃在玻璃钢化炉内炸炉且不能将玻璃全部排出时,必须立即停止电加热,必要时将炉体开起100mm左右,人工用勾子等将玻璃挑出,注意不要损伤石英辊道,并需将非操作处挡上铁板,否则炉体可能发生变形。 如遇上述情况也可将炉体开起20mm左右,用落地扇在炉外对准炉内玻璃吹风,加速冷却,停止主传动,并点动直流开关,防止玻璃与石英辊道粘连,并注意玻璃钢化炉炉体变形情况。 而通常玻璃钢化炉设备采用的是特别高密度的保温板,再加上采用隔热锚固方的式消除了热短路的情况,因而便使得钢化炉隔热的效果更胜一筹了。 在常温下,玻璃钢化炉设备的外表面温度是不超过50℃的,即便是停电也可持续保温12小时之久,而炉体的温降则仅有150℃,并且升温30分钟即可达到设定的温度了。 以上便是钢化炉设备的保温技术简述了,如有需求,欢迎到江苏三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去看一看,品质上乘,性价比高,咨询热线:15199235992、15199235992! 文章内容来源于申诚玻璃钢化炉厂家:http://www.syykh.cn
电话咨询